服裝業是中國各產業中“集群化”?突出的行業之一,具有明顯的集群特征。廣東、浙江、江蘇、山東和福建都是服裝生產大省,五省產量占全國服裝總產量的80%.由于服裝行業技術難度和機械要求低,缺乏品牌,OEM 為主,因此大量中小企業涌入服裝行業。大量企業生產的產品款式和花色上略有差異,但基本上同質化特征明顯,產品不存在優勢,只有依靠價格取勝,因此行業內無序競爭嚴重。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卻只有2.9年,淘汰機制還在加快運行。目前服裝行業大部分企業的平均利潤在3%~5%,部分小企業甚至無法保證3% 的低利潤,服裝業中的小企業利潤空間不斷被擠壓,更新極快。
中國服裝行業在“十二五”期間將面對著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后危機時代。服裝行業實現健康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結構調整、產業升級,提高科技和品牌對產業發展的推動力,在此過程中,將有大批中小企業被行業淘汰更迭。 預計2013 年服裝行業競爭力較強的企業將是:一是平均利潤超過5% 的企業,還有緩和的利潤下降空間;二是產品附加值較高有議價能力的企業,可以通過提價來轉嫁成本增加的壓力。
中國服裝紡織行業對出口依賴度較高,大部分服裝企業的產品附加值較低,因此價格因素依然是影響出口的重要因素,因此國際經濟狀況對我國服裝行業影響較大。目前,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占全球市場份額達32.71%,主要市場為歐美、日本等,這些市場基本飽和。綜觀世界服裝制造業的發展路徑,雖然目前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仍將占據著世界制造中心的位置,但我們必須看到中國服裝行業的現狀——設計力量薄弱;面料、輔料、服飾配件產品不能適應提高服裝產品附加值的要求;內外銷服裝生產采用進口面料的比重逐年增長;出口產品檔次低,附加值不高;行業內部競爭激烈,利潤率下降;企業規模較小,對沖擊的抵御能力差;出口貿易受到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印度、越南等國家的競爭;出口貿易非關稅壁壘不斷增加;國內市場面臨國外知名品牌進入的威脅。面臨諸多行業困境,突圍的方法只有加快產業轉型分享行業價值鏈中高端利潤。
服裝企業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必須超前籌劃并調整和優化出口商品結構,通過產業轉型升級和科技創新開發自主品牌、生產有企業特色的商品;開發低碳環保、純天然纖維和保健型面料等新型替代面料,以應對棉等面料價格暴漲;提高產品質量和工作效率,改善自動化流程提高服務水平,做到節能減排,以培養增值產業鏈,嚴格控制“兩高一資”(高污染、高能耗、資源型)的產品出口,關注可持續發展,推動綠色技術,向集約化的高效、低耗的技術密集能源節約型轉型,這也是全國服裝“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重點。建立自身品牌、提升品牌認知度、提升研發設計能力、與國際流行趨勢接軌,形成連鎖經營網絡以促進內銷渠道的拓展成為眾多服裝企業的努力方向。
作為當今服裝行業較為成熟的商業模式---連鎖銷售成為了熱寵,其品牌在創立初期,必定樹立了堅定而長遠的品牌信念。從批發到專賣,從小型的家族企業到上市的公眾公司,依托優良品質的、專業的生產及營銷樹立品牌形象。
隨著運營模式的轉變及業態的發展意識到,將信息化技術的加入行業營銷成為必然趨勢,建立出立體、網狀的組合方式,以進行營銷宣傳、廣而告之,通過精準的信息渠道進行數據庫營銷推廣;并結合線上線下互補的方式,完成從普通零售商向時尚品牌概念引領者的轉化。
作為時尚的引領者,企業本身對于品牌形象營銷具有強烈需求,希望借助聯網化的信息發布渠道進一步提升連鎖店的整體服務環境,為消費者提供更貼心的服務。
許多時尚品牌對其專賣店進行統一形象的高檔裝修,氣派豪華,但與其形象極不相符的是營銷活動的下發及新品上市的信息發布還是采用傳統的紙面形式。如何突破固有采用更新穎、更吸引人的宣導方式成為其迫切需求。
新數字媒體是近年來興起的?具個性魅力的“第六媒體”, 自2002年底在中國誕生以來,已經發展到技術和規模都相對穩定的成熟階段,數字標牌等新媒體正在從他的出生地——商務樓宇,逐漸蔓延至大眾公共場所之中:休閑娛樂場所、大賣場、公交車……
星網銳捷數字標牌充分利用現有寬帶網絡和顯示設備,采用先進的數字編解碼和傳輸技術,對分布于各地的顯示設備實現網絡集中管理、內容遠程傳輸,使動態信息等資訊得以實時發布。滿足了時尚服裝品牌對門店的營銷需求及信息發布需求。用數字標牌淘汰落后的印刷海報,全屏播放高清圖片及實現圖片和視頻的分屏組合播放,從而引領進入數字化時代;通過網絡技術實現遠程控制,實現了營銷宣傳信息的隨需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