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怕打針吃藥,那么簡簡單單吃出健康,或許會是你喜歡的選擇。通過調理膳食提高免疫力,用以防治甲流,人們一定樂于接受。下面所列舉一些簡單的食材,在你家附近的超市或者菜市場肯定都能買到,對于感冒、流感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患有感冒、流感時,你不妨多加試用。
白 蘿 卜
俗話說“十月蘿卜小人參”,白蘿卜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對治療感冒、流感有獨特作用。它有通氣行氣、健胃消食、解毒散瘀等功能,可除食積脹滿、頭痛等癥,還有防癌和減肥作用。
做法一,把甜脆多汁的蘿卜切碎,壓出半茶杯汁,再把生姜搗碎,榨出少量姜汁,加入蘿卜汁中,然后加白糖或蜂蜜,拌勻后沖入開水當飲料喝。每日3次,連服兩天,可以清熱、解毒、祛寒,防治感冒、流感。
做法二,生蘿卜
胡 蘿 卜
體內缺乏維生素A是患呼吸道疾病的一大誘因。維生素A對呼吸道及胃腸道黏膜的保護作用毋庸置疑。
通過食物補充維生素A是安全有效的保健方法。在眾多食物中,補充維生素A的來源當數胡蘿卜。要充分吸收其中的胡蘿卜素,可將胡蘿卜切成塊,加入調味品后,與豬肉、牛肉等一起用壓力鍋燉15~20分鐘。因為胡蘿卜素容易被氧化,烹調時用壓力鍋燉可減少胡蘿卜素與空氣的接觸,保存率可高達97%。春天氣候多變,會直接影響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多吃胡蘿卜可以增強抵抗力。
大 蒜
用大蒜對抗感冒、流感,主要是因為它的抗病毒功能。經常食用大蒜除了能預防感冒、流感,還可以治療初期感冒、流感。當剛剛出現了嗓子痛、流鼻涕等癥狀時,及時吃些大蒜能夠起到促使身體發汗的作用,將感冒、流感病毒“扼殺在搖籃中”。但食大蒜后易出現口臭,所以在食大蒜后,可在口內放入少量茶葉細嚼,也可吃幾枚大棗解味。大蒜有極大的養生保健作用,宜經常食用之。但陰虛火旺者以及患目、口、齒、喉、舌等處疾病者,均應忌食。
生 姜
用姜預防感冒,道理不用我說了吧?
方法:每天早上起來,先飲一杯溫開水以潤腸胃;然后將生姜洗凈刮皮,切像一元硬幣一樣的薄片,取4~5片在碗里,用開水沖洗一下做消毒處理。將洗凈的姜片放在嘴里含著,含10~30分鐘,不要一下吞下去;之后慢慢將姜片嚼爛,讓生姜的氣味在口腔內散發、擴散。含姜一定要堅持在早上實行,古人云:“早上吃姜,勝過吃參湯。”
白 菜
別小看白菜,白菜的維生素C含量較高,它一直是人們喜歡而且常吃的一種蔬菜。它的特點是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可促進腸壁蠕動,幫助消化,防止便秘。近來發現它還可防治結腸癌、壞血病,可增強抗病能力。
白菜的藥用價值也不少,《本草綱目·拾遺》說白菜“甘溫無毒,利腸胃,除胸煩,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咳,冬汁尤佳”。白菜根煎服可治傷風感冒、流感。用白菜根、蔥白、白蘿卜、生姜煎制的“三白湯”不但治感冒、流感,還治氣管炎。人們吃蔬菜時總是把菜根當做廢物丟棄,其實菜根不僅含有一定的營養成分,而且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白菜根有清熱、解毒、止咳等功效,適用于感冒、流感所致的發熱、咳嗽等癥。治療傷風感冒、流感,可用大白菜根三個,洗凈切片,加鮮生姜三片,煎湯趁熱喝下,蓋被出汗即可。此方對風熱咳嗽也有療效。
香 菇
香菇也能防流感?
人們都知道香菇營養豐富,味美清香,但常吃香菇能有效地預防感冒、流感,這恐怕是鮮為人知的。其實,在我國民間早就有“食用香菇預防感冒、流感”的說法。那么,香菇為什么能預防感冒、流感呢?
近年來,營養學家對香菇進行了分析,發現香菇含有一種一般蔬菜缺乏的麥甾醇,該物質經陽光中紫外線照射后會轉化為維生素D,這種物質被人體利用后,對于增強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科學家還發現香菇含有蘑菇核糖核酸,它能刺激人體產生更多的干擾素,而干擾素能消滅侵入人體內的病毒,所以多吃香菇對預防感冒、流感等疾病確實功不可沒。另外,經科學家們分析研究發現,在香菇的孢子上有檳榔狀的小顆粒,這種小顆粒能刺激感冒、流感病毒,使其形成一層厚壁。這種厚壁形成以后,感冒、流感病毒即失去了使人及其他動物發生感冒、流感癥狀的能力。香菇孢子上的這種小顆粒,在病理學上稱為誘抗物質。所以,說“香菇是感冒、流感的克星”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新鮮的或發好的香菇要放在冰箱里冷藏才不會損失營養。泡發香菇的水不要丟棄,很多營養物質都溶在水中。長得特別大的鮮香菇不要吃,因為它們多是用激素催肥的,大量食用可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
金 橘
金橘,又名金柑,民間“有金橘不知感冒、流感”的說法,也即說金橘有很好的預防感冒、流感的作用。現代醫學認為,金橘中維生素C的含量是其他柑橘所不及的。維生素C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在氣溫忽高忽低的初春時節,每天吃幾個金橘,可增強鼻咽黏膜的防御功能。
具體方法:直接嚼食金橘,或將金橘烤焦用開水沖服。還可以取金橘5個,生姜、大蔥各